业务范围
搜索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返回首页>>
造纸黑液治理“三方联姻”拷问企业诚信
阅读:1882次 发表时间:
早在2003年由于《中国知识产权报》的一篇报道牵线,河南大学的一项造纸黑液污染治理发明专利在武汉晨鸣纸业实施。然而,恰恰是因为这项专利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产生的巨额利润,致使某些当事人和企业心理失衡。利益的争夺,诚信的丧失,使得项目搁浅,专利许可方、被许可方、投资方等三方陷入长达7年之久的“三国混战”泥沼之中。11月10日,江城武汉,烟雨朦胧,落叶飘零。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在经过三轮艰苦庭审,对河南大学造纸黑液污染治理专利技术合作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定被告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武汉晨鸣纸业)构成单方违约,赔偿原告向武汉市洪山新兴钢筋连接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武汉钢连公司)和第三人河南大学分别支付600万和100万元违约金。至此,一场长达7年之久的专利许可纠纷终于落下帷幕。这项已经被中国造纸学会认可并发文在全国造纸企业推广的发明专利,缘何没能产生预期的滚滚利润、而以法院判决黯然收场?为何未能在治理长江污染中发挥当初期待的社会环保效益?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武汉造纸黑液治理“三方联姻”背后的盘根错节的恩恩怨怨。
河南大学攻克世界性难题
造纸黑液的污染及其治理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治理技术是碱回收。这种方法消除了黑液的污染,也回收了黑液中的碱,但在回收碱的同时却产生了大量的碱性废渣———白泥,需要投巨资买地、挖坑、运输、掩埋,对白泥二次污染进行治理。
河南大学化工学院董雪芝、艾天召教授夫妇带领课题组,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验,终于成功攻克了这一世界性的难题,申请了“造纸黑液碱回收中直接生产沉淀碳酸钙新技术”发明专利。
采用该专利技术,造纸厂排放的散发着恶臭的黑液,将不再被白白排放污染环境,而是被造纸厂用来从中提取重要化工原料高品质的碳酸钙,重新回收用于造纸的填充原料,可为造纸厂节省大量资金。一个年产5万吨纸浆的中型制浆造纸企业,每天平均可从造纸废液中回收化工产品价值达3万元,每年可由此技术新增效益1200余万元。
2003年,该专利技术率先在国内大型造纸厂之一的湖南省岳阳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入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该专利技术成熟,生产稳定,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中国知识产权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2003年11月,依靠一项钢筋链接扣专利起家的武汉钢连公司看到中国知识产权报的报道后,对该项专利非常感兴趣,邀请武汉晨鸣纸业一道通过详细考察和权威检验后,三方于2004年3月3日在河南大学举行了隆重的专利普通实施许可签约仪式。合同约定,河大采用专利技术入股,由武汉市钢连公司投入300多万元设备改造资金,武汉晨鸣纸业负责项目实施,并预付给河南大学50万元项目启费。三方约定效益分配比例为30%、50%和20%。三方对各自的预期收益和项目的前景都充满信心和期待。
合同履行一波三折
很快,武汉晨鸣纸业董事会组织相关企业技术中心、中国造纸研究院等10多位专家,在晨鸣纸业召开了严格的项目评审会。
当董雪芝夫妇将自己的的技术工艺合盘交底后,武汉晨鸣群情振奋,技术人员预言:“这样的工艺技术不可能不成功”,“生产线启动后简直像开了一条印钞机生产线。”。
随即,晨鸣纸业就有人心理失衡了,“这么好的技术怎么能让武汉钢连公司插手?”“投入300多万,一条线当年就能分走600多万,钢连公司50%的利润分成太多了。”。晨鸣纸业提出重新约定效益分配比例,遭到钢连公司的坚决拒绝,合作陷入停顿。为了使项目能够尽快实施,河南大学主动作出让步,将自己的效益分配降低到20%。这样河南大学、武汉钢连、晨鸣纸业三方签订补充协议,效益分配变为20%:50%:30%。但通过这次利益之争与分配调整,三方合作已经出现了裂痕,为今后的合作埋下了隐患。
2005年1月,在三方勉强维持运转的配合下,武汉晨鸣纸业第一条造纸黑液改造生产线一次性试车成功。当以前排入长江的造纸黑液变得清亮见底、当白花花的高品质碳酸钙从生产线滚筒上流淌下来时,现场却没有兴奋的鲜花和掌声,勉强挤出的笑容背后,却难掩各怀心思的提防。
按照合同规定,生产线连续运转48小时即表明技术成功,并着手建设实施第二条生产线改造。此时,武汉晨鸣再次提出修改合同,提高晨鸣公司的效益分配比例,却再次遭到武汉钢连公司的断然拒绝。
经过艰难协商,三方于2005年3月签订《备忘录》,决定继续开个;2005年6月,生产线连续运转3个月,回收的碳酸钙产品全部达标并全部用于下道造纸工序;但是,晨鸣纸业却拒绝按照合同约定在综合验收报告上签章,拒绝按合同约定将样品送国家质检部门检测。期间,还提供夹带大量麦秸、木块的劣质石灰石原料原料。
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的董雪芝教授团队多次书面要求整改,晨鸣纸业则回复“石灰石质量短期内难以提高”。2005年12月28日,生产线被迫全线停车。董雪芝夫妇带领技术团队黯然回到开封。
从此,三方往来武汉、开封签署的备忘录、会议纪要、备忘录、回复函、催告函、补充协议竟然多达30多份之多,推诿扯皮、攻讦指责的车轮大战,周而复始,项目综合验收报告迟迟未能签署长达160天。
八项指标“节外生枝”
按照三方合同约定,三方签署综合验收报告合格后,就开始计算综合效益并按照合同约定比例进行效益分配。但晨鸣公司拒绝签署验收报告。
在原告河南大学和武汉钢连公司的多次催促下,2006年5月25日,三方在武汉联合签署了《综合验收报告》。对专利技术实施给予了客观评价。三方在验收报告中确认:“河南大学的专利技术在武汉晨鸣公司第一条碱回收生产线上工业化生产已经取得成功,生产出的碳酸钙产品完全符合约定标准,并已用于被许可方的造纸生产中。生产实践表明,该项目技术成熟可靠、工艺先进易行,即从源头避免了白泥的二次污染,又在回收碱的同时直接生产出了造纸所必需的碳酸钙,具有可观经济效益。”三方还约定于一周后正式开车复工。
然而,晨鸣纸业再次提出种种借口拒不开工。2006年12月24日,晨鸣纸业忽然单方提出:专利技术提取的碳酸钙用于胶印纸造成纸质不合格,要求河南大学技术生产的碳酸钙要符合21项技术指标,其中用于造纸的“八项重要控制指标”必须达到。
而河南大学认为“八项指标”完全是晨鸣纸业为了拒不开工的借口,且不在专利许可合同约定范围,且这些指标是违反科学,比如说酸碱性自相矛盾、不合国家标准、根本达不到的,从而拒绝修改指标。期间,晨鸣还两次改动这八项指标数据。三方信函往复,坚持自己的观点,合作从此陷入僵局。
2008年4月17日,迟迟见不到投资效益的项目投资方武汉钢连公司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与武汉晨鸣、河南大学的合同关系,赔偿投资及应分得的效益2200多万元。
2009年5月11日武汉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该案,庭审中根据法院实际情况,调整为河南大学决定作为案件原告,武汉钢连、晨鸣公司分别为第一、第二被告。河南大学请求依法判决解除与二被告之间签署的《专利普通实施许可合同》以及相关的补充协议;请求依法判决晨鸣公司支付河南大学违约金600万元。
法庭辩论舌剑唇枪
在2010年10月14日的庭审中,“八项指标”是否是该专利技术不能工业化生产不可抗拒的因素,是本案三方争论的焦点之一。
河南大学辩护人在庭审中认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目的是生产出符合约定标准的碳酸钙,解决了白泥污染。至于回收的碳酸钙能否直接成功用于造纸,不是本专利实施合同约定的范围。晨鸣提出的“八项指标”不符合造纸应用,完全是无中生有,节外生枝。况且,实际上,回收的碳酸钙已经应用到造纸,并得到权威部门验收合格的结论。
河南大学出具的证据显示,晨鸣公司2006年10月委托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所所做的检验报告显示:生产的产品满负荷应用于3条造纸线;每天生产60吨碳酸钙,满负荷生产3个月共回收的碳酸钙18000吨,用于所抄造的纸,大多数质量指标如白高度、耐老化白度等反而优于商品碳酸钙所抄造的纸。并可以配比应用于胶印低挡纸,也可以应用于高档纸。而且晨鸣综合报告中提到已经找到可以调整配比应用于造纸,因此,八项指标”不是该专利技术不能工业化生产不可抗拒的因素。
此外,三方于2006年5月25日签署的《综合验收报告》中,提到生产25天即可生产碳酸钙1500吨,并全部应用于造纸填充材料。据此数据推断可生产7500吨纸。假如这么多的纸品都不合格,没有销售出去,请问都到哪里去了?晨鸣纸业的代理人对此哑口无言。耐人寻味的是,当法官问晨鸣纸业是否还愿意继续实施该专利技术时,晨鸣纸业代理人回答“愿意继续实施。”董学芝教授哑然失笑:既然认为河大技术不合格,怎么还口口声声表示愿意继续使用呢?
武汉中院经过审理认为,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目的是生产出符合约定标准的碳酸钙,解决了白泥污染,而不是单纯追求二次回收物中获利,而且,回收的碳酸钙可用于多种类型的纸张,也可通过调整抄纸工艺、调整添加剂等途径用于造纸。武汉晨鸣公司辩称的“回收碳酸钙都被拉走填埋”缺乏相应运输、填埋证据,不予采信。
专利转化拷问企业诚信
“我们用了几乎毕生的精力攻克世界性的造纸黑液污染治理难题,怎么也想不到,专利转化实施,怎么感觉比搞研究还难。”今年刚刚退休、但还带着研究生课程的河南大学化工学院董学芝教授,提起这段三方联姻就心力交瘁,黯然神伤。
“河南大学对利益看得很淡,我们的目的,一是想让这项专利技术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是能尽快在全国造纸厂推广应用,为国家的环境污染治理作出高校应有的贡献!”6年多来,董学芝、艾天召教授夫妇作为专利项目的直接研究人、实施者,一直奋战在工业化生产一线。夹杂在多方的明争暗斗之中,他们一方要拿出巨大的精力,竭力作出让步,协调、劝说、维系着这个脆弱的合作细丝,另一方面还要防备着明枪暗箭,千方百计要保护滤液(催化剂)的配方,以手中仅存的这个核心技术来维护者学校作为专利权利人的权益。
“简直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诱人的巨大利益成为拷问企业和个人诚信和灵魂的试金石,折射出人生百态,世间冷暖。各路神仙粉墨登场,甚至不惜企业名誉、个人信誉,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人间活剧。
造纸厂污染环境是社会之祸,然而对某些群体和个人来说,却恰恰是生财之道。拿晨鸣纸业来说,每年进购石灰石、白泥外运、掩埋等等蕴含着数千万元巨大的利益链条,白泥每天络绎不绝地外拉,每年仅白泥运输费一项就高达300多万元。而河南大学专利技术的引进,则断了某些利益方的财路。于是,有人设置重重障碍,千方百计阻挠这项专利的成功转化。
2005年12月12日,一名车间工人违犯操作规定,擅自操作阀门,加大绿液流量,致使高温强碱的浓绿液,从设备中上外溢到河南大学带来的技术人员的头上和身上。在场的董学芝教授马上组织清洗,由于措施及时有效,幸好没有造成人身伤害。
某天凌晨,某方高管趁董学芝夫妇不备,溜进河南大学技术人员的工作区,授意工人把细筛子更换成粗筛子,致使大量不合格产品外泄。但很快被巡夜的艾天召老师当场发现。事后,当事方主动承认错误,自罚5万元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还有某方为了少算产品产量,减少三方的预期效益分成,偷偷将成品管道阀门流向另外一个支管道,又被河南大学技术人员发现。
无奈,董学芝教授只好把自己带的10个研究生,全部从学校调来,每人把守一道工序,夫妇俩轮流在车间昼夜看守,这样才保证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在这个专利项目转化过程中,河南大学始终掌握着核心是滤液催化剂。为了盗取这个滤液配方,挤走河南大学,独吞项目收益,有人甚至不惜游走在触犯刑律的边缘。
一次,带着滤液到武汉的董教授夫妇到火车站,一个不明身份的人自称合作方的员工,突然电话通知夫妇俩代替老板接站。心存警惕的夫妇俩,像影视片里的地下工作者一样,伪装分开出站后,在制定地点会合后,直接甩来“接站者”直奔工厂。“接站者”气急败坏一直跟踪到厂里。但此后再也没有见到过这名“员工”。
拿不到滤液的某合作方,花钱收买了河南大学带来的的一名老校工,偷偷带走一瓶滤液化验其配方,但结果仍不得要领……
据了解,武汉晨鸣是国内第二大造纸厂,上市公司。河南大学的黑液治理专利技术能否顺利实施,将具有标志性的示范效果。然而,长达六年的吵吵嚷嚷和官司纠纷,使得各方没有赢家。
武汉钢连公司投入的300多万元资金至今没有收到一分钱的效益;河南大学董学芝夫妇深陷纠纷泥潭,心力交瘁,不愿再付出更多精力推广这项专利技术;晨鸣纸业以污染治理项目之名,虽然争取到了国家700万元的环保技改资金支持,但依然回到污染的老路上,每年支付上千万的白泥污染治理,给长江、武汉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多次被武汉市政府勒令限期搬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为期6年多的纠纷期间,该专利技术又在河南焦作华丰纸业有限公司成功应用,回收生产出的碳酸钙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产品应用于造纸,且纸质达到国家标准,2008年5月,该专利技术被河南省科技厅列为首批节能减排优秀技术,在全省造纸企业推广该技术。2008年6月9日,中国造纸协会下发文件,向全行业推广河南大学这项利国利民的专利技术。目前,这项发明专利还获得了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多国的发明专利授权。
专利转化是个社会难题,专利成功转化的前提是技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诚信的呼唤和法律的约束,更是专利技术顺利实施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愿这项造福于民的造纸黑液污染治理发明专利能够尽快在全国推广,为节能环保做出应有的贡献.